在8月1日,长江日报记者前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采访了已97岁高龄的王庭义老人全电配资,他是我军的老战士,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。王庭义曾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山炮营的基层指挥员。在朴达峰阻击战中,他指挥4门山炮向敌人猛烈轰击,累计发射3000多发炮弹,成功歼灭敌军300余人。在上甘岭战役中,他又指挥山炮为我军步兵提供火力支援,多次成功击退敌人的猛烈进攻。
王庭义老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讲述了他从小生长在贫困中,目睹了战争带来的苦难。出生于1928年3月25日的他,家乡在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大南山村。父母是贫苦农民。年仅四岁时,父亲便因组织贫苦农民抗捐抗税而被国民党军队残忍杀害。从小,他对那个压迫贫苦农民的旧社会充满了憎恨。王庭义家里有一个哥哥、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。生活在动荡的年代,他早早体会到了贫苦与屈辱。
展开剩余71%1938年,日本侵略者占领了王庭义的家乡,村里经常发生日军烧杀抢掠的事件。记得有一次,王庭义和一个小伙伴躲进石洞中避难,听到外面日军破坏村庄的惨叫声。他亲眼目睹了一名日本兵暴行,将一个15岁的村里女孩强暴。这个事件让王庭义对日军产生了强烈的仇恨,虽然当时的他还没有武器和力量反抗,但他心里暗下决心:要将这些侵略者赶出中国。1943年6月的一天,日军再次入村扫荡,王庭义不幸被一名敌兵抓住,遭到刀刺和划伤,但他趁机逃脱,得以保命。
抗战胜利后,王庭义一家人搬到山西省陵川县投靠亲戚,虽然家境依旧贫寒,但因为国家的政策,王庭义家分到了土地,生活有了些许好转。1945年,日军投降,王庭义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兵队伍。在1946年,他参与了土地改革运动,坚信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,才能过上好日子。
1946年,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,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。为保卫革命胜利果实,王庭义报名参军,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,并很快参与到解放战争的战斗中。1947年,他被分配到太行军区46团,在多个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,荣立三等功一次,并在西南剿匪战斗中荣立二等功一次。尤其是在1948年与敌人交火时,王庭义差点丧命,但幸运的是敌人的炮弹没有爆炸,王庭义侥幸逃过一劫。
1950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王庭义响应国家号召,与战友们一同赴朝参战。他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山炮营,参与了多个激烈战斗。在朴达峰阻击战中,他指挥山炮营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对抗。1951年5月,他指挥4门山炮成功打击敌人,连续数天进行火力支援,累计发射超过3000发炮弹,歼灭300余名敌人,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在上甘岭战役期间,王庭义的山炮营继续为我方步兵提供火力支持。面对敌人猛烈的进攻,他们的山炮几乎连轴转,每天发射数百发炮弹。即便炮管过热,战友们依然用手推动炮管,以保持高频率的炮火。战斗持续了43天,最终在1952年11月25日结束。
1954年3月,王庭义结束了长达数年的抗战经历,回到国内。他转业后先后服务于空降兵部队和湖北省机械研究所。1986年,他从地方高校退休,并定居武汉,享受晚年生活。王庭义有三个孩子,子女们都非常孝顺。他常对年轻人说,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要努力工作,拼搏进取,过好每一天。
王庭义老人以自己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忠诚与勇敢全电配资,传递着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对家国的责任。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珍惜和平,热爱这片土地。
发布于:天津市飚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